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我校师生聆听2025年春季学期“经典照耀青春讲堂”第六讲

  4月16日下午,由自治区教育工委主办的2025年春季学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选修课“经典照耀青春讲堂”第六讲开讲。由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学利作《大学生要努力学好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报告。

 

 

  校党委宣传部党政干部,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工商管理学院和会计学院近200名学生代表通过远程视频直播的方式聆听了讲座。

  王学利教授以三个生动的生活案例为切入点展开讲座。深入剖析了宗教极端化的危害以及“三股势力”的渗透方式,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学好思政课程的重要性,并深刻解读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讲座中,王学利教授通过对新疆地区宗教极端化现象和"毒教材"事件的专业分析,使同学们清晰认识到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多重挑战,强调实现民族大团结仍需社会各界持续努力。他特别指出,要顺利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必须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不断巩固和加强民族团结。

  王学利教授讲到,思政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想的引领和价值的塑造。 在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社会深刻转型的背景下,大学生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坐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他还分享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经验与方法。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阐述了如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使理论教育更加入脑入心,真正引导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王学利教授鼓励同学们要坚定信心,勇敢面对挑战,不断学习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工商管理学院2024-3班的张欣妍同学表示,思政课是我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课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身为大学生,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更应在思政课学习中,深刻领会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内涵。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不断深化对思政课知识的理解,积极传播民族团结理念,用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财务管理学院2024-3班的单艺飞同学表示,思政课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培植家国情怀的课堂。通过专家解读认识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逻辑蕴藏着“大团结”的文化基因,从茶马古道到脱贫攻坚,团结奋斗始终是民族复兴的密码;新时代青年要跳出地域局限,在理解56个民族交融史中增强文化认同;学好思政课需与实践结合,通过参与民族文化节、边疆支教等活动深化共同体意识。(编辑:xwzx)(供稿:党委宣传部)(文字:胡玉洁、刘振宇、路凯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