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都市消费晨报原载、天山网、昆仑网等转载:李季鹏副教授“公报解读”

 

 

公报解读:国企改革大方向变化不大

延续稳中求进思路,在内部监管上更多进行调整

 

公报摘要: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解读人: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季鹏

从三中全会公报对国有经济的描述可以看出,未来国企改革大方向变化不大,将延续目前国有企业发展的思路,更多将进行机制的调整而非体制性的根本改革。

尽管此前人们普遍预期,国有企业改革将进行大的调整,包括推进国企分类监管,放宽市场准入,推动国企市场化等,但从公报内容看,低于不少人的预期。未来国企改革将会延续稳中求进的思路,在企业内部监管上更多进行调整和探索,使得国企更加适应市场化发展。

国企机制性改革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人事制度的调整,通过兼并重组、项目投资等引入民间资本和战略投资者,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等,来提高国有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达到国企的保值增值目标。
    公有制目前在国民经济仍占主体地位,主要分布于能源、道路、交通等重要的基础性领域,尽管近年包括铁路等在内的国企逐步放开市场控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但这只是推进市场公平竞争,国有经济在市场的控制力和主导性并未改变,在竞争性领域,国企不会主动退出,而是通过机制内的变化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壮大国有经济,发挥国有经济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

公报作为纲领性文件,反映出了我国对国有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而具体到国有企业改革的细节,很可能在三中全会后陆续推出。(晨报记者曹华)(责任编辑:xw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