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中国经济网:“住村干部工作者”:脱贫致富“知识”当道——专访新疆财经大学副校长艾光辉

“住村干部工作者”:脱贫致富“知识”当道

——专访新疆财经大学副校长艾光辉

 

 

新疆财经大学副校长艾光辉、住村工作组组长

    中国经济网城市频道新疆48日讯(记者 李远 司马一 李亚洲):为了发展村级经济,帮助村民摆脱贫困,20142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直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动员大会提出,从2014年到2016年,新疆各级部门、单位将抽调20万名干部开展为期3年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活动将实现全疆1万多个基层单位全覆盖,全面进驻、不留空白;干部全覆盖,3年下来,全疆20万名机关干部将轮换一遍,全部下基层一年。此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新疆科学发展、稳疆兴疆、富民固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近日中国经济网城市频道记者有幸采访到新疆尤勒滚鲁克村驻村干部、新疆财经大学副校长艾光辉,来听一听他作为驻村干部的感受,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艾光辉告诉记者,从乌鲁木齐初来尤勒滚鲁克村时,已经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为尤勒滚鲁克村是非常贫穷落后的,但真正到这里以后才发现,不论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还是民族团结,都比想象中的要好很多。“在这里,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每天也会有新的思考。虽然来到尤勒滚鲁克村以后,单是驻村日记就已经写了4万多字,但现在仍会有一些新的感受,一些新的发现不断的充斥着我的生活。”

  为了更好地落实工作,艾光辉一行驻村干部已经走访了约60户居民,每到一户都亲切地与困难群众交谈,嘘寒问暖,详细询问他们家中的生产、生活情况,了解农民群众当前所遇到的实际困难,与群众建立连心桥。

在走访调查中,艾光辉发现,要改变农村现状,首先是要改变思想观念。因此,在工作初期,驻村干部的工作重点放在多与老百姓交谈,拉家常、谈生活,了解他们的想法、打算,鼓励他们要敢想敢做,同时为他们提供好信息、好政策、好门路,让他们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及时了解当前的发展环境。

“在这里,不仅感受到了老百姓的热情,更感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期望值,老百姓都觉得自治区工作组来了以后,是想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为他们解决问题的。另一方面老百姓也存在些许疑虑,担心工作组早晚要走,走了以后问题仍会存在,这也反应了较多老百姓的一种心态。就目前工作情况来讲,主要在抓问题方面,要与百姓进行密切交流,倾听老百姓的心里话。在解决问题方面,对于问题中存在的难度,要尝试解决。”艾光辉说。

  在尤勒滚鲁克村工作的一个月时间里,谈到县里、乡里、驻村干部、村两委的工作对接情况,艾光辉表示,尤勒滚鲁克村基层干部都很朴实,对乡村非常熟悉,村干部则对每家每户,家庭成员结构非常了解。基层干部都有他们独特的智慧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些在工作开展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尤勒滚鲁克村委会的干部基本都是初中文化程度,全村村民大部分是小学文化程度。”艾光辉表示,目前尤勒滚鲁克村面临的问题,首先是提高基层干部整体素质;其次要提高工作的计划性,减少随意性;再者要提高基层干部执政能力。只有克服以上问题,才能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下一步工作,艾光辉等驻村干部将继续抓实驻村工作,建好驻村工作台账,认真总结经验,记好民情日记,掌握帮扶村的具体困难和矛盾,落实帮扶措施,提高驻村各项工作效率,建立与老百姓的互信机制,驻一天村为村民干一件实事,除了要完成至少走访100户村民的预期计划外,此外他还做出了6项工作计划:

  第一:惠民生、聚民心工作。首先按照雪中送炭、长远发展、突出优势三点基本原则,提高教育与现代文化建设。其次,对全县全乡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聚集人才。

  第二:安排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与中学生进行结对子活动。从而改变旧的传统观念,宣传知识改变命运的最新理念。

  第三:建设实习基地。让外地学生来此实习,进行支教工作。

  第四:捐献物资。目前已动员新疆财经大学全校师生员工捐献衣物、电脑等总共价值为50万元左右物品,并已发放给村民。

  第五:为尤勒滚鲁克村撰写村史。从而传达乡村优秀文化,记忆乡村文化并推动乡村文化发展。

第六:构建电子商务平台,让尤勒滚鲁克村核桃等特色农副产品走向全疆,走向全国。

“总的来讲围绕两句话,教育提升素质,知识改变命运。”采访最后,艾光辉告诉记者,驻村工作任重道远,驻村干部必须决心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当好参谋助手,紧密配合,确保多干事,干好事,不辜负组织的殷切希望和全村人民的热切期盼,积极努力地完成好驻村任务,为全面推进尤勒滚鲁克村同步小康建设贡献力量。(201448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