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电影《真爱》公映,师生切实组织收看

     428日,新疆艺术剧院剧场一片肃静,不时的有低声哭泣声。电影《真爱》在这里举行首映。

               

《真爱》首映式

    《真爱》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策划组织、天山电影制片厂创作拍摄的电影。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阿尼帕·阿力马洪的真实事迹改编创作而成。讲述了维吾尔族母亲阿尼帕经历千辛万苦,用超越血脉、民族的人间真爱,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抚养了6个民族的19个孩子的感人故事。

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评价指出,阿尼帕·阿力马洪老人为孩子们付出的爱是超越民族的真情大爱,这份爱是精神文明、世界文明的体现。《真爱》用真情演绎大爱,用大爱体现真情,将这段感人故事浓缩展示给了广大观众。

《真爱》首映式

 

张春贤指出,阿尼帕·阿力马洪的事迹值得全疆人民学习,我们要学习、弘扬各民族的优良传统。在阿尼帕·阿力马洪身上,母爱永恒体现得淋漓尽致,真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善良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电影中,不同民族的一家人在一口大锅里吃饭的情节寓意深刻,大儿子更是为了保护这口大锅而牺牲,这正是新疆各族人民大团结,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的写照。各族党员干部要担当起更多更大责任,付出更多努力,维护民族团结,做好群众工作,让各族群众不受穷、少受穷,切实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构建和谐、美好的新疆。

首映仪式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学军介绍,阿尼帕·阿力马洪的真实事迹,反映了新疆各民族患难与共、水乳交融、携手并进、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真情。她的事迹不仅反映了真挚的母爱,而且真实反映了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和谐,在艰难岁月里共同奋斗和对新时期美好生活的共同期待。该片在新疆的发行放映践行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弘扬真情大爱,凸显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主题,倡导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文化理念。

《真爱》首映式

 

我流泪了,这是我流泪最多的一次,上一次是什么时候,已无记忆……”前不久,新疆作协副秘书长迪力木拉提·泰来提在观看完影片《真爱》的样片后,忍不住作诗一首,节选的这段就是他对电影《真爱》的评价。

  影片开始前,许多观看过预告片的人都会调侃邻座的人是否带够了纸巾,的确,影片夺人泪点的桥段很多,也许是一句台词、一个场景,或许是一段配乐,就连在现场的影片主人公原型阿尼帕·阿力马洪和女儿都忍不住掩面而泣。

  在一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中,现场各族观众被超越血脉、民族的人间真爱所感动,影片凸显了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

  人物电影一般都要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得有真实感人的叙事表达,在某种程度上还将具有鲜明的当代电影艺术气质,让影片中的母爱像一条宽大的河流在人间温暖的河床上流淌,在这个河床上流淌的爱是不分民族和地域的,这既是人类共有的良知,也是人类永恒的家园。

  影片散场后,“电影拍得真好,反映了真实的新疆人,我们新疆各民族群众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家是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阿尼帕和阿比包是我们新疆人的杰出代表。”在乌鲁木齐市从事个体经营的艾合买提江感慨的说。

   “电影中阿尼帕妈妈对不是亲生的孩子比亲生的孩子都好,买来的唯一一双新球鞋给了王彩霞的哥哥,这让我太感动了。阿尼帕心怀宽广,真是大爱”大湾管委会的社区干部徐新梅散场出来后,好在不停的擦拭着眼泪。

  这部影片也适合家长带着孩子来看,来自乌鲁木齐市87小学的莎依达克,也是红着眼睛出来的,虽然是上二年级,但电影中真挚的情感还是打动她,用稚嫩的声音说到:“阿尼帕妈妈把孩子们养大真不容易,我回家一定要对我妈妈更好一些,听她的话,在不惹她生气了。”

  “艰难见真情。在那么困难的时代,阿尼帕妈妈靠自己的勤劳把19个孩子养大成人。用冻僵的双手清洗着一桶桶羊下水,看到这我哭了,我周围的人也哭了。阿尼帕妈妈是我们学习的模范。影片中把新疆景色拍得也很美,我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了。”新疆文化厅的张靓说道。

《真爱》的公映也给学校师生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艺术教学片,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民”活动的生动教材,作为今年民族团结月的重要载体,广大师生应通过多种途径切实组织好观看,通过观影,学习阿尼帕老人身上的闪光点,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责任编辑:xw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