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我校隆重举行第十届学术节总结表彰大会

 

 

 

 

 

 

 

 

 

 

 

 

 

 

 

    1126日下午,我校第十届学术节总结表彰大会在俱乐部隆重举行。校长崔光莲发表讲话。副校长姜锡明作《科研工作报告》。副校长孙国辉主持大会。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各学院学生代表参加大会。

    会上,副校长党继农宣读了《关于表彰第十届学术节科研组织奖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得者的决定校发〔201469号)。大会对经济学院等5个科研组织奖获奖单位、马列部张春霞等教师的9优秀科研成果奖课题专著类以及14项优秀科研成果奖经管类论文奖9优秀科研成果奖综合类论文奖获得者分别进行了隆重表彰,对获奖集体和个人颁发了奖牌和荣誉证书。学校还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

优秀科研组织奖获奖组织代表经济学院院长高志刚教授、科研优秀成果奖获奖代表祖拉提·力提甫教授分别在会上发言。他们分享获奖喜悦,畅谈科研工作的体会,对加强学校科研工作提出积极思考和建议。

姜锡明副校长作《科研工作报告》。他通过PPT形象生动地对我校近年来的科研工作、学科建设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我校科研工作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作了阐述。

他指出,我校高质量的标志性课题不断取得,资助经费稳中有升。2013-2014年共申报纵向课题875项,立项217项,资助经费1434.5万元,分别比2011-2012年增长7.10%25.43%46.68%。尤其是2013-2014年国家级课题立项30项,比2011-2012年国家级课题立项增长30.43%2014年,首次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破。《中国新疆周边国家经济安全机制比较和整合研究》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2013年,首次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突破。《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的能源与贸易互联互通建设战略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

科研成果质量持续提升2014年,自治区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中,我校一二三等奖之和是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之和的110.53%

科研平台建设起点高、前景广阔2013-2014年,我校的科研平台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科研平台均围绕新疆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决策和热点问题,采取成果导向型管理模式。

高层次的学术活动日趋活跃2013-2014年,学校共组织各类学术报告357场,重点打造了6场高端学术报告“经世大讲堂”。举办了8场学术会议,有223人次参加国内外的高层次学术年会和研讨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层次学术活动,对于我校师生及时把握学术前沿动态,开拓学术视野和加强对外沟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服务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013-2014年,通过成果推介方式、对资政报告和成果要报等奖励方式,大力推动了应用成果类研究,并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我校教师利用专业特长并紧扣新疆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共提供23项咨政报告和成果要报,发布成果推介29期。

科研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团队建设不断加强2013-2014年,学校在科研管理上强调为教师服务的理念,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科研信息化工作的实施也为学校的岗位设置工作和学科建设的推进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基础数据。

校长崔光莲在大会上作了总结讲话。她强调了大学要突出“五学”,即:学生、学业、学者、学问、学术。教师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动手、多传授。要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切实处理好“三个关系的问题”:一是校院两级的管理模式关系;二是教学和科研的相对关系;三是服务学生和服务社会的关系。(责任编辑:xw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