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一周住村工作动态(六)

 

一周住村工作动态(六)

 

自治区、喀什地区督导组分别到吾尔曼村督导检查

工作,吾尔曼村开展第五场党员干部培训

 

   

 

41415日,喀什地区和自治区“访惠聚”工作督导组先后对我校住吾尔曼村工作组进行工作督导检查,通过座谈、查阅档案等形式了解吾尔曼村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去极端化”的情况。

工作组组长党继农副校长从三个方面详细汇报了工作情况,工作组成员巴哈提牙尔博士就工作组开展“去极端化”宣讲教育实施和计划情况做了具体的汇报。自治区督导组喀什地区督导负责人范崇民同志对吾尔曼村工作组成员与村老党员“二对一”共同联合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工作组实施的“八个一”工作措施加强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建设,在推进“去极端化”方面分阶段开展系列化、内容丰富的大宣讲给予了积极肯定,希望工作组发挥新疆财经大学智力、人才优势,梳理总结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在本乡、本县、本地区进行推广,推动“访惠聚”活动更加深入,取得更好成效。

“八个一”工作措施是工作组组长党继农副校长结合工作组加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认真查摆村两委班子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从队伍、制度、活动三个方面入手,总结出的针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措施。具体内容是:制定一个方案,带好一支队伍,厘清一个思路,制定一套制度,培养一批骨干,建立一个机制,建强一个阵地,解决一些问题通过“八个一”的实施,目前吾尔曼村党组织基层基础建设得到了加强,建立起了良好的工作机制,明确了村干部职责与分工,提高了村干部的威信,党员学习和活动有了地方,群众反映意见的少了,参与活动的多了。

417,吾尔曼村开展了第五场对农村党员、干部、后备干部、民兵、等群体的培训工作,由我校住吾尔曼村工作组成员、副教授巴哈提牙尔博士主讲。

本周工作组在走访过程中,得知一户人家的儿子目前正在新疆农业大学读大学时,工作组详细询问了其儿子在高校的学习、生活费用等情况,为他们介绍了乌鲁木齐高校大学生一般生活费的花费情况,并鼓励她关心、教育、引导好孩子,使其努力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农村普遍存在家长对子女生活费管控不严格,对学生在校享受“奖助补”情况不了解,有的甚至不知道高校还有“奖助补”相关政策。工作组成员为他们介绍了高校的“奖助补”政策和条件,工作组将持续关注这一家庭及其子的高校生活情况。文:张军强  图:李印)

 

住波斯喀木村工作组:访民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加强青年培训和村干部双语学习

 

 

 

 

 

 

415日,工作组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与村民一起参加植树造林义务劳动,不仅为防沙固沙生态林建设做贡献,而且在劳动中拉近工作组与群众的距离。

416日,工作组继续入户走访,关心“四老”人员、特困户、贫困户的生活,进一步了解民情、民意。

417日上午,工作组针对村“8090后”青年进行“去极端化”宣传教育,举办农业知识培训。工作组为青年们讲解宗教极端思想的表现形式和现实危害,邀请巴扎结米乡主管农业领导为青年们讲解农业种植技术,普及农业知识。工作组以劳动力培训为平台,在抓好技能培训同时,重点开展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帮助青年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增强自觉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能力。

工作组副组长李守斌参加村安全稳定形势研判会,与乡领导、村干部、村警们共同研判当前稳定形势,对今后稳定工作做出具体安排。

417日上午,工作组继续开展党员培训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去极端化”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就党员如何在“去极端、强基础”方面发挥“传帮带”示范和引领作用进行培训。工作组副组长李守斌和村党支部书记阿不地热西提分别就村党员干部培训常态化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了提升波斯喀木村干部的综合组织能力,住村工作组加大对村干部们进行双语培训,提高汉语表达能力。(文:胡建军)

 

吾不力卡斯木学习记

 

 

   

 

 

 

吾不力卡斯木是尤勒滚鲁克村的一名党员,入党已有6年。以前,他对党员开会学习觉得麻烦,所以,当他接到村支书的通知,说住村工作组要给党员进行培训,心里不太乐意,第二天就去的晚了些,等他推门进去的时候,课已经开始了。

听了一会儿,吾不力卡斯木就感觉这次学习跟以往大不相同。以往学习,念文件材料,听了半天也不知道说了个啥,但这次讲课的老师所说的内容他全听明白了。讲课的老师虽然看起来像是文绉绉的城里人,但他说话声音洪亮、充满激情,语言风趣亲切,说的都是老百姓的大实话,举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例子,让人一听就懂。而且讲课的老师还不时像放电影一样给大家放很多生动的图画和一些视频,这种形式深深地吸引了大家。吾不力卡斯木第一次觉得原来党员学习这么吸引人,在他觉得还没过多久的时候,两个小时的课已经结束了。

这次党员培训,老师讲的是宗教方面的问题。关于宗教,吾不力卡斯木懂得并不多,他有关宗教的知识大部分都是从村民们日常的生活中和老人们那里得来的。他知道有些宗教活动是不好的,是非法的,是不能做的,至于为什么,他也说不上来。听完了这堂课,他弄明白了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什么是正常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活动,也知道了政府是怎样保护正常宗教活动,怎样制止非法宗教活动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的。作为党员,他知道自己有义务同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活动作斗争,但以前由于对有些宗教方面的问题似懂非懂,怕说不清楚,不敢大胆制止个别的非法宗教活动。现在,他感觉底气足了,要是碰到非法宗教活动一定敢批评制止。

当老师跟大家交流,让大家提问题的时候,吾不力卡斯木大声说:“老师,你讲的时间太短了,下次要多讲一会。”引得老师和其他参加培训的人都笑了。吾不力卡斯木不知道,为大家讲课的是新疆财经大学的一位优秀的教师,博士、副教授,尽管他已有多年的授课经验,但怎样用老百姓自己的语言、以村民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把课上好,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为了这堂课,他做了充分的准备,用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认真备课,不但精心制作了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而且几乎是对要讲的每一句话都认真琢磨,为此还和村干部们就一些说法、名词进行讨论,力图用老百姓的大白话把一些宗教理论讲清楚。

这次党员培训共进行了四次集中学习,除了第一天因为不情愿迟到了以外,吾不力卡斯木每次都是最早到的,他从以前厌烦党员学习变成了喜欢学习的“好学生”。每次集中培训都没有让他失望。虽然四次培训是不同的老师,但每位老师都讲的通俗易懂、丰富生动,很吸引人。后来他听工作组组长说,讲课培训是新疆财经大学住村工作组的特长,当时选派住村人员的时候,学校已经有意识地挑选一些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师作为工作组成员,就是为了发挥学校的优势,为村民们多进行些培训和宣传教育。这次培训,驻尤勒滚鲁克村工作组专门从其他组里请了最好的老师来给本村党员进行培训,就是想让培训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让大家能听得懂,记得住。

虽然吾不力卡斯木每次都觉得时间太短,还想听更多内容,但四次下来,也学了很多东西。他不但弄清楚了民族风俗习惯、正常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活动的区别,知道了什么是公民,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怎样用法律保护自己,而且了解了国家对农民的51项补贴,这里面很多跟他有关,而之前有些补贴他都不知道。在学习完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后,吾不力卡斯木在交流中发言激动地说:“以前只知道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能享受政府的补贴,但通过学习才知道,我们的补贴竟然有这么多,以前觉得农民生活很辛苦,有很多抱怨,现在知道政府是多么地关心和帮助我们,政府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我们一定要相信政府,相信共产党,我们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吾不力卡斯木知道这个工作组要在这里工作一年,自己还有很多这样的学习机会。吾不力卡斯木对下一次的学习充满期待。(文:徐新峰)

新闻中心综合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