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新疆日报刊文: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阿布都瓦力·艾百

    4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巴基斯坦进行了国事访问并把中巴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到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主席访巴之际,中巴经济合作上的新动态是外界瞩目的焦点。由于中巴经济走廊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处,是“一带一路”的重大项目,也是中国同周边互联互通的旗舰项目。习近平主席提出,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出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新空间。

    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期间所签署的一系列合作项目中,有30多项与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有关。中巴经济走廊连接着中国新疆喀什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中巴经济走廊拓宽了“一带一路”发展的渠道,按照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的话,中巴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中的桥梁作用,“中巴经济走廊将能够惠及30亿人。”走廊建成后,将为中国和中东、中亚等区域的国家提供贸易门户,也将改变巴基斯坦的命运。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新疆怎样在连接该区域两头的经济体方面起到作用,成为目前自治区改革创新工作的重点之一。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能直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转型的步伐,在投资、出口以及培育出新的消费市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它的表现直接影响该战略的成功实现。

    一、积极引进上海、广东、天津等自贸试验区成熟经验

    2013年底我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就已经将中巴经济走廊纳入其中。中巴自由贸易区是目前为止邻近新疆的唯一一个自由贸易区。国务院在2013年批准建立喀什经济特区,重点培育喀什为中巴自由贸易区的支撑点。在2013年,李克强总理对巴基斯坦访问时也曾宣布修建新疆喀什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公路和铁路。这意味着新疆与巴基斯坦、印度等南亚国家进出口贸易及投资活动将得到极大的便利。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2014年新疆口岸对巴基斯坦进出口总值达15.9亿元人民币,比前一年同期增长12.3%,与印度的进出口贸易增长27.9%。其中,新疆口岸对巴基斯坦出口14.8亿元,增长8%;自巴基斯坦进口1.1亿元。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前期建设对促进中国与南亚国家经贸往来奠定了良好的贸易基础。凭借我国与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在资源方面有着较大的互补性,并且在得天独厚的贸易环境下,将来必定会呈现更好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对南疆给予的各项金融、投资、贸易领域的优惠政策,以及援疆力度的加大,尤其是喀什将直接从中巴经济走廊中受益,对整个南疆经济增长会有明显改善。因此,南疆地区应以喀什经济特区为中心,积极引进上海等自由贸易区成熟经验,努力把南疆建设成中巴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区域,以及中国企业出口该区域国家的商品生产和加工地。

    二、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出口及投资市场

    随着我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联系日益密切,到2013年末新疆进出口贸易总量突破270亿美元,其中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就占七成。进入2014年以来,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变得日益严峻,中亚五国中除了对塔吉克斯坦的贸易有所增长以外,与其余四个传统贸易伙伴国的进出口贸易从2014年开始一度成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有: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自2014年以来面临了一场犹如绵绵细雨般的货币危机,虽然这场货币危机不是狂风暴雨,但是其依然使哈萨克斯坦的坚戈,吉尔吉斯斯坦的索姆等货币继续贬值,并直接打击了与新疆的贸易,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国家的央行预测,在2015年本国货币还会贬值7%-10%。除此以外,该区域国家积极加入俄白哈自贸区,欧亚经济体等区域性贸易组织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与中国新疆进行贸易来往。

    在这种局面下,新疆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积极培育和打造该区域其他消费市场,在继续加快中国向西开放步伐的同时,保证新疆外贸持续健康发展就变得尤为重要。2014年,中国新疆与俄罗斯、伊朗、阿联酋、格鲁吉亚等丝绸之路经济带其他参与国家的贸易突飞猛进,其中对俄罗斯的贸易增长额达到3.7倍,与阿联酋增长近2.6倍,而与伊朗的贸易一路飙升了27.9%。主要原因是2014年以来新疆抓住机遇,继续加强与中亚传统贸易伙伴国之间的合作,打开了与上述国家的经贸市场。2014年开通的快速货运列车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最终通到土耳其梅尔辛港,这为新疆与西亚、东欧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创造了地利的优势。

    随着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深入推进,中央和自治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大力支持新疆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将进一步集中发挥效应,再加上中巴经济走廊将带来的新的贸易良机,2015年或将成为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年。

    三、继续加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给涉外企业创造贸易便利

    自2010年6月以来,新疆作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开展业务以来,新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快速提升,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推进了人民币周边化的进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施行不需要中间兑换的环节,能够减少使用美元或欧元结算的汇兑费用,有效规避汇率风险,而且企业也能够灵活地应对汇率变动,大幅降低了贸易交易成本。

    截止到2014年,新疆已有15家外汇指定银行可以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并且新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境外服务区域已拓展到中亚五国、俄罗斯、阿联酋、新加坡、土耳其、欧洲等24个国家和地区。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能在帮助新疆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是促进新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的外贸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在新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业务量总体规模较小、区域分布不平衡、业务过于集中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全面提升,从而推动新疆外贸经济健康发展。

    因此,在加大政策宣传及培训力度的同时,更应该完善相关制度,保障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有序开展并逐步提高人民币的可兑换程度。货币兑换的自由度越高,该货币的风险就越小,国外持有者获得和使用该货币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应该积极拓宽在新疆从事跨境贸易企业的境外人民币的回流渠道。当前,新疆涉外企业境外人民币缺乏金融投资场所,投资渠道狭窄,回流渠道非常有限,所以国家及自治区政府应需要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一个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兼备的人民币金融市场。(新疆日报2015年4月30日第11版)(天山网、网易等媒体转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