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十三五”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12月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十三五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社科院等的专家学者及我校经济学院、国贸学院的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在20日上午的论坛开幕式上,副校长孙国辉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孙久文教授分别致辞,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我校经济学院院长高志刚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南开大学安虎森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赵作权研究员,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张可云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石敏俊教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付晓东教授,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新疆财经大学天山学者特聘教授、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何维达教授等,受邀专程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区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十三五规划和丝绸之路经济带”进行了深度的研讨,主题包括很多极具前沿性和实践性的问题,诸如:(1)“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政策的走向研判;(2)基于创新能力评价的中国集群创新布局;(3)“世界岛”和拓展经济活动空间;(4)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与区域发展;(5)“一带一路”方略的区域经济学透视;(6)资源优势是否能够转化为产业优势;(7)新常态下新疆十三五规划的几个重要问题;(8)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与新疆的发展机遇;(9)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增长极: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构想;(10)十三五时期新疆人口发展问题研究。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制定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继中央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之后,又明确把新疆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十三五时期将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以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本届论坛以“十三五规划区域发展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主题,可以说抓住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向西开放的重大战略问题,将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

    论坛采取了“研讨+学术报告”的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参会学者的学术作用,让更多的老师和同学们,能够有机会与国内一流专家们面对面交流,开阔视野。

    在学术报告会场,进行了面向所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六场学术报告,主题包括:“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孙久文)、“一带一路”:内涵、背景与操作重点(中国人民大学张可云教授)、空间格局统计——拓展空间思维的疆界(中国科学院赵作权研究员)、区域经济研究方法—以构建区际协调发展模型为例(南开大学安虎森教授)、资源环境约束与空间经济演化(中国人民大学石敏俊教授)、区域开发与竞争力建设(中国人民大学付晓东教授)。听取报告的老师同学们普遍反映,六场报告对老师和同学们开阔学术思路、了解前沿问题很有帮助,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此次研讨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也获得了与会专家及老师、学生的高度肯定。

    会议结束后,经济学院会务组工作人员将收集、整理专家学者的观点,总结论坛成果并拟汇编研究专著出版发行。(责任编辑:xw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