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峰火相传 新财论道——聚焦”丝绸之路新疆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论坛

           

 

 

 

   5月29日上午,“峰火文创论坛”第一次在新疆财经大学举行,同时成立了“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峰火文创论坛”是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教授,联合北京峰火文化创意中心等机构发起的公益性学术论坛,已经在北京、杭州等地举办了8届。

    第九届“峰火文创论坛”由北京峰火文创中心和新疆财经大学主办,新疆财经大学MBA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和北京观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论坛主题为“丝绸之路新疆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

    开幕式由副校长姜锡明教授主持。校长帕拉提·阿布都卡迪尔教授致辞。他说:“处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需要以现代化、国际化视野审视文化这个蓬勃发展中的产业,深入理解其产生和迅速成长的必然性,从而更自觉地促进它的发展,使新疆的文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更健康更迅速更持续地发展下去。”

    “峰火文创论坛”发起人陈少峰教授介绍了“峰火文创论坛”作为一个公益性研究机构的工作:一是开展学术交流;二是培养人才,实现资本对接;三是致力于商业模式研究,形成“创业投资和创业主导”的新设计。

    校长帕拉提·阿布都卡迪尔教授和陈少峰教授共同为落户新闻与传媒学院的“新疆财经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揭牌。

    此次论坛共设三个分会场,第一分会场的主题是“新丝路新新疆:文化产业与文化传播”,由新闻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肖燕怜主持;第二分会场的主题是“昆仑、河源与西域”,由MBA学院院长杨新顺主持;第三分会场的主题是“丝绸之路: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由国际教育学院院长边瑜主持。

    在主题发言中,陈少峰教授发表了题为《一带一路新疆文化产业创新》的演讲。他提出文化产业的理念必须要新,要有思想,要“以虚为主,以实为辅”,以互联网平台作为发展路径,形成“影视全产业链、主题娱乐系列”模式,即:内容(微电影、影视、主题旅游)+衍生品+植入+产业链+文化电商,形成线上线下完整的产业链。

    对于新疆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陈少峰教授提出了“以一带一路节点实现轮转消费”的理念。轮转消费是指从本地消费延伸到沿线消费,消费额是以乘数来计算。这样新疆的文化产业发展才能得到大的发展。

    新疆大剧院外联部部长王超群介绍了新疆大剧院作为新疆文化产业园第一个落地的建筑的高科技使用情况,以及新疆文化产业园的现状和未来的规划

    新疆文化出版传媒集团管委会主任、新疆文化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于文胜发表了题为《发掘、创新、交流》的演讲,他结合自身经历以木雕为例说明了文化的特性和创新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文化产业的创新是文化精神层面上赋予的产业创新而不是产业层面上的物质创新。真正做到文化创新的内涵高于形式,内容优于产品、性格决定特色、故事赋予内涵。

  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焦若薇教授以《融合创新:重构新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为题,分析了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具有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出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是:文化内容产业大发展;文化产业经营人才受到普遍重视;文化企业的商业模式竞争将替代创意或产品竞争。同时指出,新闻与传媒学院多年来致力于文化消费方面的文化产业研究,为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持,今后将启动工作室建设,建立综合科研平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今后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王国华教授以《一带一路战略与新疆旅游产业发展》为题,提出把新疆打造成为“丝绸之路上最独特的精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通过独特的历史、民俗等文化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品牌,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让新疆本土文化走向世界。即本土声音、全球回响,新疆元素、世界表达。

    科研处副处长汤琦瑾教授致闭幕词。她说:此届论坛为新疆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好的想法,将新疆这个极具地域性特点的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到统一的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版图中,给新疆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更大更高的发展空间。

    今天,只是新疆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序曲”,“峰火文创论坛”只是新疆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的第一步,前进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今后还有更多的研究,推动新疆文化产业发展一步步走向繁荣。(责任编辑:xw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