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等报道:二次踏上回村路的范书记



九月的库台克勒克村生气勃勃,黄昏时分,一个平凡的日子,定格在吐地•依明的家门口。


“感谢范书记,感谢新疆财经大学住村工作组!自从你们的到来,路修好了,路灯亮了,村里漂亮了,富民安居房盖好了,我家的日子就不觉得苦了。”女主人麦盖提县巴扎结米乡库台克勒克村5小队的阿娜古丽,边抹眼泪边向新疆财经大学住村工作组总领队、住库台克勒克村工作组组长范聪卓说。“你是我帮扶结对子的朋友,也是我的亲人,更何况你的女儿是我的干女儿!”


说起范聪卓认领的干女儿古丽努尔,还要从一束鲜花说起。那是工作组刚入村不久3月的一天中午,库台克勒克村五小队四年级9岁的古丽努尔来到工作组住地,带来了一包自己挖采的新鲜苜蓿,并采摘一束鲜艳的杏花,悄悄放在工作组的窗台上,并用汉字留下一句话:“送给范聪卓叔叔。一个小女孩。”范聪卓看到这情景后说:“多懂事的孩子啊!只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就会有出彩的人生。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关心和支持农村小学的发展。”


正是这一束鲜花深深感动了住村工作组组长范聪卓,他决定认领古丽努尔为自己的干女儿。每当周末,他总会将古丽努尔叫到住村工作组,范书记带着她去县城买书包、鞋子、台灯、课桌椅、《格林童话》、《红楼梦》等。他们或牵着手散步,或在一起看电视,或一起阅读书籍,共同分享有趣的故事。截至目前,范聪卓已经向阿娜古丽家捐助6000余元。


说起住村,范聪卓已经是三下南疆了。第一次住村是在1990年刚刚26岁的范聪卓积极报名,参加了自治区第一批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地点在库车县阿格哈格乡,这一住就是半年。第二次住村是2014年3月,范聪卓作为自治区第一批“访惠聚”活动新疆财经大学住村工作组总领队、住库台克勒克村工作组组长。回忆起这一年的住村生活,范聪卓说:“住村生活漫长而短暂,艰辛而充实。一年来,我们经历了漫天黄沙、天昏地暗的沙尘暴,见证了深夜狂风夹着暴雨剧烈地拍打窗户,遭遇了5.2级地震整个房子轰轰作响,经历了经常性断电断水和100多天断网的生活。这些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南疆自然条件的恶劣和老百姓生活的不易。通过住村,我深刻认识了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他们是那么质朴善良,住村期间更有许多动人的故事。”


2014年4月23日,新疆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自治区第一批“访惠聚”住村工作组总领队范聪卓,联系上海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社会慈善基金组织为库台库勒克村小学捐助150套新桌椅、捐赠图书400余种1500余册教参、教辅和工具书、学习用具,为每个学生购置了运动服和361°运动鞋等等。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个个脸上挂满了灿烂的笑容,其中一位小学生悄悄爬到杏树上精挑细选摘下了7粒青涩的杏子,双手捧着羞涩地走到范聪卓面前,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谢谢老师!”这个质朴的行动真挚的表达了孩子们内心的感激之情。


库台库勒克村小学一位叫努尔古丽的六年级小学生,写了一篇作文《感赞工作》。她饱含深情用大量的笔墨,叙述了以范聪卓为组长的新疆财经大学住村工作组给该村打机井、修马路、捐衣物,给村里带来的巨变。她在作文中写道:“我由衷感谢新疆财经大学,感谢新疆财经大学住村工作组!是你们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爱心,在我心中新疆财经大学是最好的大学,我将来一定要到新疆财经大学读书,回来将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好。”
今年2月25日,范聪卓第二次踏上回村的路。当汽车行进至库台库勒克村委会大门时,他惊呆了:全村的老百姓排了两条长长的队伍,跳着欢快的刀郎麦西来甫,夹道欢迎他们的好书记――范聪卓归来。


住村第二天,范聪卓就带领工作组全体成员深入到村小学走访调研。当看到村小学操场破烂不堪时,范聪卓说:“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再穷不能穷教育,南疆的希望在教育。我们一定要把关心和支持村小学的发展作为工作组的重要工作”.在范聪卓的多方联系下,工作组向自治区教育厅呈报了《关于改善村小学办学基本条件的请示》,申请专项资金125.9万元。5月底,喜讯传来:自治区教育厅决定拨付专项资金120万元修建村小学环形跑道和校园绿化。


据统计,三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财经大学为库台克勒克村等四个村投入近1000万元,村民的生产、生活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赢得了乡亲们的爱戴和交口称赞。


范聪卓曾深有感触的说:“通过住村,我深深地热爱这片土地,也让我深入了解了维吾尔这个优秀的民族。生命里,我与南疆有了不解之缘,库台克勒克村是我终生魂牵梦萦的地方,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我将忠于这里,终于这里!”

(原载2016年9月12日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中国民族宗教网等转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