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艾光辉副校长在“教学策略工作坊”作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本科教学改革,鼓励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于10月12日下午在知行楼8号学术报告厅举办了第六期“教学策略工作坊”活动。艾光辉副校长作了题为“领跑还是跟跑?——关于专业转型的若干思考”的专题讲座。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主任郭德辉教授主持此次工作坊,各教学院部院长、主管教学领导、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160人听取了讲座。

    艾光辉副校长以专业转型为主题,讲了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办学定位再审视。他认为学校定位应该是应用研究型,而专业则应分为偏向研究型的和偏向应用型的两类。他指出,在全国高等教育新的竞赛中,如果我们想要做领跑者,就必须扎扎实实做好转业转型、扎扎实实搞好创新创业教育。

    二是如何转型、往哪儿转?他指出,专业转型就必须重构人才培养方案。过去,专业与课程的设置所依据的都是学科逻辑,但是应用型转型要求“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必须走进行业企业展开深度调研,了解产业链上有哪些关键环节,应该对应设置哪些专业;然后进一步了解每一个关键环节上又有哪些重要岗位,这些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从而确定课程体系和内容。他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场赛跑,各种创业竞赛可以算作短跑,创业实验班可以算作中跑,而应用型专业教育、创业课程教育则是长跑。

    三是转型后科研怎么搞?他指出,转型之后,科研的着重点和评价标准将发生变化。新疆高校科研主要价值在于它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手段。除了少数研究型大学,其它所有高校的科研基本上都是教学型的,也就是说是为教学服务的。作为应用型专业,应当引导教师多做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这就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现实导向。更多地采用归纳式而不是演绎式思维方式以及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改变学术规范大于学术思想的状况,在独立思考与服务政府之间取得平衡,改变话语范式,用政府官员、企业人士、普通百姓听得懂的语言阐述我们的见解。他认为,不能因为应用型转型而削弱理论教学。我们培养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与高职高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的学生应该有更深厚的理论基础。理论是“道”,而技能只是“术”。“道”永远比“术”层次更高。过去我们是重“道”轻“术”,但今天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重“术”轻“道”。

    艾光辉副校长在报告中提出的三个问题:办学定位再审视、专业转型方向及专业转型后科研导向问题引起了与会全体教师的深度思考和讨论。为进一步深入讨论、研究及实践艾校长提出的这些教学改革核心问题,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拟再举行相关议题的沙龙活动,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思考、讨论学校的本科教学改革问题,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进一步提升学校本科教学能力和效果,为新疆经济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贡献力量。(责任编辑:xw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