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我校隆重举行第十一届学术节表彰大会暨科研工作推进会

 

    12月14日下午,我校第十一届学术节表彰大会暨科研工作推进会在校俱乐部隆重举行。校长帕拉提·阿布都卡迪尔发表讲话。副校长姜锡明主持大会。校党委书记崔光莲、校党委副书记阿里木·亚可夫、副校长艾光辉、纪委书记王玉刚、副校长孙国辉、正厅级巡视员党继农以及全体教职工、各学院学生代表等参加了大会。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副校长艾光辉宣读了《关于表彰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奖科研组织奖和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得者的决定》;副校长孙国辉宣读了我校获自治区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和第十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奖名单。大会对科研组织奖获得者:一等奖:统计与信息学院,二等奖:经济学院,三等奖:国际经贸学院,优秀奖:金融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旅游学院进行了表彰;对9项课题专著类、14项经管类论文奖、6项综合类论文奖获得者,进行了隆重表彰。对获得自治区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和第十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奖3项获奖论文(二等奖1篇,三等奖2篇)进行了表彰。

    姜锡明副校长作了题为《求实创新 深化改革 推进我校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的科研工作报告。他通过讲解PPT的方式,从顶天立地,科研工作建设成效显著;锐意进取,科研体制的日益完善;对标反思,科研成果存在的差距;完善科研机制,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对我校两年来科研工作的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行直观展示与总结,并分析我校科研工作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他指出,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学院和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我校科研课题的数量、质量和经费屡创新高,科研成果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不断增强,科研团队日益成长,新型智库建设初见成效,有力的推动了学科建设的发展和学科地位的提升。2015-2016年,我校共申报纵向课题688项,立项185项,资助经费1777.9万元。共发表论文1142篇,其中核心期刊336篇,占比为29.42%。通过成果推介方式、对资政报告和成果要报等奖励方式,大力推动了应用成果类研究,并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我校教师利用专业特长并紧扣新疆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共提供37项咨政报告和成果要报,发布成果推介67期。

    2015-2016年,学校在科研成果管理上强调为教师服务的理念,科研体制日益完善。调整和新增了10项科研制度;加大对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积极督促并帮助114项科研项目顺利结项。

    校长帕拉提·阿布都卡迪尔在大会上作了总结讲话。他说,今年是我校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要进一步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在学校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全校上下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常态,抢抓机遇,励精图治、顺势而上,取得新突破。他对今后的科研工作谈了三点意见:

    第一,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在学校实力提升中的重要地位,寻找突破点,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科学研究是我们高校教师的神圣职责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优秀的科研能力作支撑。教师不懂科研,必定只能就事论事,照本宣科,也就搞不好教学。只有深入研究实践、研究理论,才能讲出卓越的课堂效果。因此,教学工作是不能与科研脱离的。什么是科研?我理解科研并不仅仅是学术性的科研或基础研究,同时,应用研究、决策咨询和成果转化等都是科研工作。科研的作用应该是,通过科学研究,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对实践的理解,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为实践和教学服务。

    第二,聚焦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着力培育科研品牌与特色。要抓住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新疆工作的战略部署,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和向西开放战略,以及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机遇,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新疆自由贸易区建设等重大问题,突出“使命引领、内生驱动、成果导向、协同突破”的应用型研究,在加大对现有科研领域优势项目的支持力度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有特色的研究项目,形成梯度型科研团队,合作攻关一批研究项目。

    第三,牢牢把握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实现科研与教学相长。科研与教学,是学校的两大重要职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就要求大学教师要始终把“治学”作为第一追求,把科研作为一种自觉行为,一种生活方式,以高质量的科研引领学生,以学术为生存和发展方式,以科研促进教学,提升科研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做具有高超学术造诣的学者型教师。

   科研组织奖获奖单位代表统计与信息学院副院长孙建光、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者代表工商管理学院吴湘繁博士、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者代表金融学院阿布都瓦力·艾百博士先后在会上发言。他们分别谈了集体团队和个人在科研工作和学习中成长的经验和体会。(责任编辑:xw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