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发声亮剑】新疆财经大学副校长孙国辉:不辱使命,传播科学,引领社会

不辱使命,传播科学,引领社会

新疆财经大学副校长  孙国辉

 

作为一名管理学教授和高校普通干部,2014年9月,我有幸成为中组部“第八批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援疆干部人才”中的一员,来到新疆财经大学开启了为期三年的援疆之路。期间,既数次南下农村参与“访惠聚”和“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也北上阿勒泰参与“四国六方”合作的推动工作;既频繁联系商务部推动我校“服务国家特别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工作,又时常来往于库尔勒推动商务学院的迁建工作;既数次参与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评审工作,又参与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验收评估工作。但更多的时间是驻守在校园,就自己分管的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等领域开展工作。近三年的时间,对新疆越来越了解,对新疆越来越热爱。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迅速崛起,新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在中央的号召下,全国十九个省市加入到对口援疆的行列,每年大量的干部人才、项目资金、技术设备源源不断地来到新疆,推动了各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自治区贯彻执行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疆工作总目标,稳定和发展两手抓,全面实施惠民政策,千家万户人人受益。虽然新疆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有其特殊性,但新疆在祖国这趟飞速前进的列车上,其奔跑速度并不亚于周边相似条件的省份,也比任何一个相似环境的周边国家,其经济和社会来的更发达。世人在惊叹着中国的飞速发展,也在注目着新疆作为中亚腹地的异军突起。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将会有更加辉煌的明天。正像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加依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同志在《致维吾尔族同胞觉醒书》中所说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或任何民族的幸福,是建立在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基础上的”。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毁于民族分裂、极端宗教和恐怖活动之中,“三股势力”与广大人民不共戴天,我们必须旗帜鲜明与其决裂并战斗到底。

高校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为己任,其中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第一要务。高校要培养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有责任感的人,学生要以广博的知识和胜任能力服务于社会、国家和人民;高校要培养有理想、有信念的人,学生要以科学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要培养具有高尚品格、自强不息、有爱心的人,学生要敢于坚持真理,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热爱家庭、热爱他人、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热爱祖国。高校视学术研究为己任,奉行科学精神、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培养科学素养,发现客观规律,指导科学实践。高校是科学精神的传播者,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者,是社会文明的示范者,高校以与时俱进并满足未来需要的步伐及风范指引着社会向着美好的方向前进。

中国高校与发达国家高校相比,历史很短,水平相对较低,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仍是我们较长一段时期内的重任。大学,自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以其人才培养职能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后来科学研究职能的赋予,大学为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世界各国都将办好大学当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当前,中国正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以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为支撑。高校必须努力开展科学知识创造和传播,加强各类优秀人才的培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为高校的一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必须无愧于高校的神圣使命与光荣职责。“三股势力”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相悖,反科学,反人类,泯灭人性,漠视生命。我们必须坚守新疆工作总目标,从思想上到行动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我们必须发出怒吼,谴责和批驳“三股势力”的丑恶,让广大人民群众知其罪恶本质。我们必须亮剑出鞘,与“三股势力”作坚决斗争,绝不允许任何分裂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现象存在于我们身边。与此同时,我们要时刻坚守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学习岗位中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争当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传播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者。我们要坚持真理,尊重科学,善于探索,勇于创新,教学相长,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永远作为社会进步力量,参与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