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发声亮剑】闫国疆:引导学生科学信仰,维护新疆稳定和国家安全,是每一位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引导学生科学信仰,维护新疆稳定和国家安全,

 

        是每一位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闫国疆

 

 

 信仰是指引人类前行的明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信仰的状况,不仅影响着个人和社会的生存状态,而且决定着文明的兴衰、民族的浮沉和国家的兴亡。面对“三股势力”与境内外反共反华势力借助“宗教”信仰、“民族”权利之名,持续不断地肇事生虐、残害生命、乱我新疆、乱我中华的严酷事实,每一位有良知者,都不会无动于衷。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一名长期工作于高校的教师,我对暴力恐怖和极端行为深恶痛绝,对新疆的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对中国的安全统一和美好未来充满渴望。

 

 然而,作为一名哲学出身、教育为业的高校教师,我非常清楚:邪恶不会自行消失、美好不会从天而降。中国共产党 90 余年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对待戕害人们的反革命暴力,必须以坚定不移的革命暴力去对付。但要真正获得美好未来,仅有暴力的回应是绝对不够的。要真正谋得长治久安,必须要以坚定不移的强大思想教育和深入民心的同盟行动,构建起人民的铜墙铁壁,让暴恐分子和敌对势力湮灭于强大人民战争的海洋之中。对于新疆高校教师来讲,首要的任务不是专业知识的教授和科研成果的多少,最重要的是让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清楚认识,想要获得美好的未来和真正理想的存在,我们必须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切实有效的社会实践中,用“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去“改变世界”。守土尽责、反击暴恐,是每一位新疆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抓好国家主体信仰教育,牢牢把握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与话语权,谨防别有用心之人借助信仰问题和宗教信仰兴风作浪、作乱新疆、作乱中国。

 

一、无魂则亡:信仰教育与现代国家治理

 

 现代国家的治理,越来越多依赖于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建设所成的“软实力”。上个世纪的冷战和苏东剧变的教训业已明示,远离现实个人感性生活、缺少坚定科学信仰引导的教育和文化,必然是缺根少魂、不堪一击的。从实际功用来看,文化教育不仅担负有教人识文识道、与人解惑并习安身立命之技,是已有意识形态的实践,而且是当下和未来意识形态的基础和构建,核心是国家主体信仰的教育和国民个体信仰的养成。对个人来讲,持有与国家主体一致的信仰并自觉践行于生活,既是对国家的政治、文化认同,

 

    也是个人最踏实的身份归属和精神皈依。无此皈依,国家必是一盘散沙。对社会和国民教育来讲,坚定的科学信仰是社会文化之根、国民教育之魂,没有坚定科学信仰引导的教育和文化,必然是缺根少魂的畸形文化和教育,由此而来的道德沦丧、精神扭曲、政治溃败和国家瓦解必不可免。

 

    2016 年 6 月,在莫斯科“第二届‘中国-俄罗斯国际学术论坛’”和明斯克“第一届‘中国-白俄罗斯国际学术论坛’”期间,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副主席德米特里?诺维科夫、白俄罗斯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伊戈尔?科尔佩科、白俄共中央主管青年工作的书记尼古拉?沃洛维奇与众多俄罗斯学者对中国学者所讲的最中肯、最犀利的话语是:“中国已被物质和金钱绑架,失去了精神和科学信仰。如不及时醒悟和纠正,迟早要重蹈苏联覆辙!”“根据我们的教训,中国要崛起和强大,就必须想办法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百姓群众——而不仅仅是共产党人的信仰和追求!”

 

 放眼现实,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强大的精神和科学的信仰确为中国当下所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中国日渐增强的硬实力相比,我们的“软实力”确实远远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讲,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信仰教育存在的巨大偏失,不仅产生了道德滑坡、信仰失落、拜金主义盛行等诸多问题,而且使迷信抬头、宗教之风弥漫成为现实。为数不少的党员干部因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摇或丧失,沉迷于金钱和物质享受,跪拜于金钱、商品、资本和各路鬼神脚下,给予各种非社会主义力量兴风作浪、作乱中国之机。结果使苍蝇乱飞、老虎霸道、拜金盛行、宗教弥漫……一度成为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实际上,对于信仰及其衍生问题,中国早有警觉。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任务,而且确立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30 多年来,十三亿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物质文明发展的世界奇迹,也创造了精神文明发展的丰硕成果。但即便如此,在细数成就、心生自豪之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精神文明 30 多年建设的脚步远未跟上物质文明的发展——甚至远远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两种文明的失衡,不仅生发了干扰中国道路前行的诸多问题,而且滋生了影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危险。近年来,宗教极端主义和暴恐势力在新疆频频得手并日渐猖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用百姓日常生活——特别是与“宗教”“民族”相关的——各种矛盾问题,煽惑民众、滋事生非。

 

 不可否认,国家在现代社会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涌现许多难以预料的矛盾问题是难以避免的,这确实也给予别有用心之人作乱社会之机。但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肝风内动、血虚生风。自有文字记录以来,中国一直都是政教分离的国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反对利益追求,信仰自由更是国家宪法给予的权利。然而,当社会成员拜金、信教盛于国家主体信仰之时,“信仰自由”往往沦为别有用心之人图谋逆反的重要工具。社会转型与发展中的矛盾问题、孱弱的思想教育和失落的国家主体信仰,给敌对势力和不良文化意识极大浸入可能,使宗教极端主义、暴恐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施虐新疆得以成实。

 

二、新疆稳定发展与长治久安必须改变严重失衡的信仰教育

 

 中国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稳定和中国道路前行的重大影响,早在 1980 年代末就已彰显,并已引起中央高度重视。然而,从小平同志强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到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要保证“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必须抓好意识形态“这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须以切实有力的作为,牢牢把控意识形态主导权和社会文化领导权,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支持。

 

 思想教育是需要时间、需要与受教育者深入交流的慢工细活。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识形式。但在现实中,为数不少的教育工作者——其中不乏党员干部自身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不坚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是口号和文件上的重视,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还很远。结果往往是“狠抓就是开会,重视就是标语,落实就是动嘴,成绩就靠神吹”。担负信仰教育重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被淡化、边缘化和虚无化,形式上已经肢解了这一课程。“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在新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宗教泛滥、宗教极端主义盛行、暴力恐怖主义肆虐。

 

 根据最新官方统计数据,截至 2015 年底,新疆人口总数为 2322.54 万,其中,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 148.41 万,占新疆人口总数的 6.39%;;各类宗教活动场所总计 2.48万所(其中,清真寺 2.44 万所),是各级各类学校(不含幼儿园)总数的 4.8 倍,这些场所中的各类神职人员则是全疆高校专任教师的 1.5 倍,而高校思政教师总数仅为全疆神职人员的 1.3%。(注: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8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 170 页。②② 数据来源:《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白皮书,(国新网:http://www.scio.gov.cn/zfbps/32832/Document/1479265/1479265.htm)、《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亚心网:http://news.iyaxin.com/content/2016-04/11/content_10054376.htm)、2015 年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内统计公报》(新疆党建网:http://www.xjkunlun.cn/xinwen/szyw/2016/3869388.htm)、《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新疆教育网:http://www.xjedu.gov.cn/xjjyt/sytj/2016/97304.htm))

 

 毫无疑问,从绝对值上看,无论是新疆的党员与宗教信仰者、教师与神职人员,还是宗教活动场所与各级各类学校的总数,都是一个相对很小的数字。然而,如将这些数字稍作对比,特别是新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力军与宗教信仰教育的神职人员、共产党员与教民的对比,我们就会发现:1: 4.8 的教育场所比、1: 8.2 的信仰比、1: 75 的从教人员比,新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阵地和从教人员与宗教和神职人员相对比,宛如草屋与大厦、蚂蚁和大象。如此对比居然是在中国?难以想象。

 

    各级各类学校是中国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和大本营,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渠道,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国家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力军。与之相应,宗教活动场所则是讲经说教的阵地,是宗教信仰传播的主渠道,神职人员是宗教信仰教育的主力军。对比新疆马克思主义与宗教及其教育人员数字,1:4.8、1: 8.2、1:75,马克思主义信仰如何引导新疆两千万各族人民的信仰?新疆如何挡得住宗教的蔓延与渗透?国家意识形态如何赢得意识形态的斗争?

 

“夫本不正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如此下去,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话语权与领导权必失无疑、马克思主义信仰必死无疑!若信仰如斯,社会主义新疆将去何处?古语曰:人无魂则废,军无魂则败,国无魂则亡。“新疆危矣!中国危矣!”绝非虚言,更非危言耸听。

 

三、新疆稳定、国家安全必须真正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暴恐势力在新疆频频肆虐、信教群众易被蛊惑、地下经文学校屡禁不绝、青少年学经从教者居高不下、百姓文化生活屡受宗教左右的事实,在彰显宗教极端信仰严重威胁的同时,则更凸显了新疆信仰教育的巨大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信仰教育不仅是解决新疆问题的关键所在,而且是边疆安全和国家治理的根魂之举。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必将进一步加深加大,外来人口与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影响,不同信仰、不同价值观念的交汇碰撞,必将使新疆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意识形态话语权和社会文化领导权的争夺必将增强和激烈。民族众多、基础薄弱、教育领域反分裂反滲透斗争日渐激烈的现实,急需新疆切实抓好信仰教育这一根魂之举。

 

 但是,长久以来,我们的信仰教育却因普遍缺失了科学、远离了实际和个人感性生活,走向了虚幻与空无,迷失于口号和宗教。日常谈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人们多是漠然、调侃与讥笑。真正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金融会计、工程技术、经济贸易、医药卫生、运输税收等“专业技术工作”同等重视的干部群众,少之又少。在新疆白热化的意识形态斗争中,特别是近年“反宗教极端主义”教育活动中,消极应对、变相抵制乃至以极端方式对待宗教、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将他们推向对立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此情景下,特别是在信教民众众多、信教历史久远的南疆四地州,如何让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社会的普遍和坚定、又如何让普通百姓追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远离迷信和极端?

 

  毫无疑问,这一事关中国文化教育核心要件和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的关键问题,是我们必须直面其难的重大现实问题,更是新疆和国家治理的首要问题。“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解决敌人借助宗教作乱边疆的威胁,首先需要解决群众信仰偏迷于宗教、拜物教和其他不良文化思潮的问题。持行科学信仰的百姓不会从天而降,科学信仰须有持续有效的信仰教育引导养成。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强有效的信仰教育,不仅可为亿万人民群众点亮生活前行的明灯,而且能使他们在有根有魂、科学可信的文化教育中,养成正确身份意识、科学信仰和良好惯习。有了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的科学信仰,人的眼界就会更加宽广,心胸就会更加开阔,辨识并抵御腐朽思想和不良文化意识浸染的能力就会提高,暴恐和宗教极端主义得逞的可能就会大大降低。有了拥有共同理想信念的人民支撑,边疆的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国家的统一和强大、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有了最为坚实的保证。当然,有效的信仰教育不会在口号文件中生成,需要信仰坚定、业务过硬的教育者和耐心细致的教育去做,全体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义不容辞,高校教师必须勇于担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面对信仰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问题突出的新疆,我们既要看到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要认清问题的来源和实质,更要看到党和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所做的努力,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央重拳施治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学会从已有的实践和经验中找出更好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须认清,提出问题不是否定过去。“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我们才能真正完成“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的光荣使命。(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8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 170 页。②② 数据来源:《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白皮书,(国新网:http://www.scio.gov.cn/zfbps/32832/Document/1479265/1479265.htm)、《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亚心网:http://news.iyaxin.com/content/2016-04/11/content_10054376.htm)、《2015 年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内统计公报》(新疆党建网:http://www.xjkunlun.cn/xinwen/szyw/2016/3869388.htm)、《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新疆教育网:http://www.xjedu.gov.cn/xjjyt/sytj/2016/97304.htm))

 

 面对中国共产党人近百年的奋斗历史和今日中国蓬勃向前的现实,只要真正努力用心去做,我们有理由、有信心,也有能力做好信仰教育和边疆治理,确保国家安全和我们伟大理想的实现。学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每一位教职工都“守土有责”。“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的信仰教育,绝不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的责任,每一个学科、每一个专业的每一位教师,都肩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新疆稳定发展与长治久安的严峻局势、面对国家安全统一的重要任务、面对心中的理想与美好的未来,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守土尽责”,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