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发声亮剑】法学院党委书记 德全英:坚决践行“两个维护”,更好地承担新时代育人重任

  坚决践行“两个维护”,更好地承担新时代育人重任

  

  法学院党委书记  德全英

  

  打击恐怖主义和去极端化既是世界性问题,也是世界性难题。打击暴恐犯罪,抵御渗透,着力解决根子上的问题是全球反恐领域共同面临的问题。在长期的反恐斗争中,自治区采取了行之有效的一种办法——建立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机制。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讲,这是我们“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积极探索实践预防性反恐措施,深入开展反恐和去极端化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宗教极端主义属于当下全球最腐朽的思想。《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第五章规定,“社会各方面应当履行的责任”的第三十二条规定,“全社会应当共同参与去极端化工作。各族群众应当学法守法,树立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和远离极端化。”第三十三条规定“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等教育转化机构应当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开展去极端化思想教育、心理矫治、行为矫正,促进受教育培训人员思想转化,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现阶段,教育转化工作依法推进,惠民利民得民心,学国语学法律学技能体现着“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品格教育,这是帮助一个公民回归社会,实现就业的一项基本民生事业。

  新疆南疆大地来自祖国各方对口援疆建立的产业园里,农村青年妇女教育培训实现就业是最鲜亮的事业,今天在南疆各地一批批纺织产业女工人队伍在成长起来。新近统计发布,2018年前11月新疆近280万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了工作,有了收入,就更有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是自治区党委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指导思想的可喜成果,是实施宪法第24条的有力实践,为全球提供去极端化工作的又一个“枫桥经验”。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部署,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新疆,社会治理领域紧迫问题是依法治理宗教极端思想的蔓延。自治区立法机关加快推进反恐法治化建设进程,制定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去极端化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法规,基层法治社会建设得到有力推进;同时,因地制宜地的制定实施一系列专门政策,在普及幼儿教育、建设文化设施、发展庭院经济、普惠农村金融、外出务工就业、乡村卫星工厂等等方面农民收入增加,开启乡村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形成新常态。宗教极端思想不能渗透,乡村旧陋习得以治理根除。为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发挥驱动作用。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坚定不移带领全疆百万机关各族干部、教师、企业人员深入南北疆农村、深入家庭、深入学校、深入社区,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学校寒暑期家访”等一系列创新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出现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情系新疆、心系新疆各族人民关怀下走出的一条新疆各民族人民心连心共命运、亲如一家共发展的新路子。这是新时代祖国新疆的一场美丽动人的事业,这是当代反恐人民战争的光辉事业。

  作为一名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我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一个新时代的好老师,铭记和把握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更好地承担新时代育人重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新时代主旋律。服务新疆工作总目标,坚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政治合格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