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新闻

我们到新疆财经大学就业啦!——驻村工作队助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编者按:自“访惠聚”驻村工作开展以来,我校党委高度重视驻村工作,按照1+2+5总目标,针对驻村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补短板、解难题,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自2018年起,我校后勤服务中心、保卫处等部门不断整合调整,积极配合驻村工作队,为村民提供务工岗位。通过前期务工宣传、人员报名、素质培训等环节,截止目前,各驻村工作队共输送麦盖提县务工人员57名。充分体现了单位对驻村工作的后盾作用。

  我校为来校务工的村民统一安排了住宿,根据本人意愿及个人能力分别安排在保卫处、食堂等多个部门从事服务、保卫、环境打扫等工作。

  夜校培训学国语。新进务工人员刚到学校时,很难用国家通用语言与师生们交流,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新工作,各接收部门联合开办了“农民夜校”。

  夜校每周安排四次教学课程,邀请基础部专业教师讲授国家通用语言课程;邀请保卫处、食品安全部门讲授与工作有关的相关知识、人身安全和消防安全知识。通过培训务工人员都能基本做到用国语简单交流,为师生提供服务。

  小组帮扶适应快。在工作中,各接收部门将务工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从生活、工作等多个方面给予务工人员帮助和指导。

  建立月帮扶机制,每月由各用人部门对务工人员各方面情况进行研究,针对务工人员工作和生活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指定专人进行帮扶,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他们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及城市生活。

  收入稳定助脱贫。来校务工前,绝大多数没有固定收入的村民,现在工作报酬月平均达到3000元。过去,他们大多没出过县城,见到陌生人也不知道如何交流,现在通过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各种平台,眼界开了,人也变得自信了,穿着打扮也更加城市化了。

  他们经常向家乡的亲人、朋友们介绍城里的新鲜事,感慨自己赶上了好时候,要不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有今天的新生活。

  幸福生活感慨多。尤汉巴什墩村村民米日古丽·吾斯曼说:“很高兴这次我能来新疆财经大学就业,现在我的工作是在后堂打扫卫生,有了固定收入,还可以开阔眼界学到技术。我会好好珍惜这次机会,用最好的表现回报父母和工作队,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工作队,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机会,我会好好工作,多多挣钱。”

  贝勒克其村村民麦丽亚米古丽·艾合买提说:“来到学校,我们受到了很好的照顾,学校老师们对我们很好,跟其他同事相处的也很好,吃住都不用担心。每天晚上还可以在夜校学习国语和技能,我现在打扫办公楼卫生,我还想在工作休息的时候去食堂学习做饭,学到技术回家以后开个小饭馆,目前已经联系好了,我特别高兴!”

  村民艾尼瓦尔·库完:“我现在每天晚上都去农民夜校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希望能更好的和大家交流,夜校的老师给我们讲食品安全知识的时候,不懂的地方老师对我也很有耐心,通过学习,让我对食品安全有更多的了解。在这里我不仅学会了拉面,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我觉得特别开心,有了一门手艺,而且比以前的工作更轻松。在学校工作还有休假,工资也高,待遇也很好,以后我想一直留在学校工作,继续学习其他技能,转移就业的好政策对我们来说真是一个过上好日子的好机会。”

  自麦盖提县务工人员陆续到我校工作后,起到了明显的示范效应,在他们的影响下,老乡们勤劳致富的观念明显增强,各村想到财大务工的年轻人明显增多。

  经学校党委研究,未来将建立麦盖提县巴扎结米镇与新疆财经大学劳务输出长效机制。今后凡家庭贫困、务工意愿强烈、国语达到基本标准的村民都可以前往新疆财经大学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为全面打赢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供稿:驻麦盖提前方党工委)(责任编辑:xw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