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 页» 实践教学» 综合实验室» 综合实验室简介

综合实验室简介

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是一个建设发展非常快的实验教学中心,先后得到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支持,使实验教学硬件配置达到了区内同类专业较好水准。

实验室建设经过调查研究、咨询论证,完成了实验教学方案、实施方案、制度建设,实验教学团队建设,在不断完善、提高实验教学中心各个方面的工作同时,确定了更完善的教学规划和更高的实验教学目标,并得以实施。目前实验教学中心可以进行平面媒体设计、电视策划编导与制作、摄影与摄像、播音与主持、非线编、新媒介传播、广告设计、网络传播数据分析等实验教学项目。中心下设视觉传播实验室、音频制作实验室、广告设计实验室、媒介融合实验室。

教师队伍建设在稳定的基础上新增了一批具有“双师型”实力的中青年教师;新闻实验教学的力度不断加大,实验教学课程和课时不断增加;实验教学的效果显著,成果丰富。

新闻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现有教师21 人,其中专职教师20 人,兼职教师16 人。专职管理人员2人。专职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两人,教授、副教授职称以上的教师达到 60% 。实验教学中心承担了《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电视摄像》、《非线编技术应用》、《电视策划编导与制作》、《电视评论节目制作》、《播音与主持》、《新闻图片编辑》、《报纸版面设计》、《广告设计》、《媒介经济数据调查分析》、《网络编辑》、《网络舆情分析控制技术》、《新媒介传播应用》、《新闻综合实验》等课程的实验教学,根据不同的课程教学计划,实验课教学分别占该课程教学计划课时的20% 至100% 。

新闻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是新疆财经大学重点建设的实验教学中心,学校对中心实验设备的购置非常支持,每年保证一定的资金投入用以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

    高清演播室

实景演播区,具备完善的声光录播系统,配备现场导播台、两部演播室专用摄像机、两个提词器及一个触摸显示屏,可同时容纳60余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是我院学生掌握演播室使用使用技巧,策划、拍摄、制作演播室节目的主要实践基地,服务于我院开设的《新闻采访》、《新闻综合实验》里的演播室实验项目,并用于校内外访谈节目、播音主持节目等的录制。

 

虚拟演播区,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前期摄制,后期CG合成技术让学生掌握虚拟演播室的使用技巧,完成虚拟演播室节目及创意视频的拍摄与制作。

音频制作实验区。这里具备完善的广播节目所需的硬件设施,包括专业的录音及调音系统、声学系统,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广播节目录制及编辑技术,策划一档广播节目,完成设计性实验的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创新意识。

    视频教学实验室

配备苹果教师机一台,学生电脑46台,安装46套达芬奇调色软件用于学生影视后期制作使用,掌握各类视频的传播及编解码方式。同时配备教师用4k高清摄像机两部,学生用摄像机15部,用于学生学习各类影视画面的前期拍摄。学生一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类课程实验,实验室服务于《电视策划编导与制作》《视频拍摄与编辑》《新闻综合实验》《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等五门实验课程。

新媒体实验室

  配备教师用苹果电脑一台,学生电脑46台。新媒体实验室重点关注新媒介环境下的内容制作与舆论引导策略。实验项目基于社交网络、分享网站、社区论坛及博客、微博等信息的表现技巧;个性化媒介内容的生产与定制技巧。服务于我院开设的《舆论学》《新媒体应用》课程。

    平面设计实验室

配备教师用苹果电脑一台,学生用苹果电脑46台,安装有方正飞腾报纸排版软件10套,实现报纸、期刊及富媒体交互式数字出版物的编排设计及创意。实验室配备专业摄影棚、教师用佳能相机两部,学生用佳能相机15部,在掌握基本摄影技巧的同时,新闻摄影要求学生具备新闻发现与新闻表现的能力。即不同新闻摄影环境下,光线、景物、角度等综合运用能力。本实验室服务于我院新闻专业开设的《平面广告设计》《新闻编辑学》《广告学》等课程。

以实验教学中心为核心的基础上,加强了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新闻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了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小组,统一思路、统一框架和指导思想,把实验教学中心的范围扩大到了《新疆财经大学校报》、校广播电台、校园网、新疆财经大学展播室。校报的二至四版全部交由实验教学中心完成从编排到设计的出版工作,校广播电台在实验教学中心的指导下成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场所。

结合课程特点,利用实验室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新闻专业能力。实验教学覆盖了新闻与传媒专业的全部实务类课程。支持实验课程的平台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实验课程都有教学大纲及教学程序设计,其中包括:课程特色、实验目标、课程设置方案、实验形式、实验学时、实验设备、实验教材、实验教学效果评估等。

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学生的全部实验课程与相应理论课的学时比例符合教育部大纲的要求。实验课的设计符合大部分学生知识拓展和创新思维的需要。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许多同学在校期间就积极参加电视策划与编导实践,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能较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需求,策划和组织富有特色的专题节目,在毕业实习时得到了实习单位的肯定。新闻传媒实验教学为提高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新闻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实行院长负责制,成立了专门的实验管理队伍,建立学科带头人管理体制,各实验室由相关专业学科带头人制定实验课程和实验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达到创新性实验教学的目的。实验室主任安排实验课的时间和地点,做到既有统筹又有针对性,提高了实验室利用率。中心每年引进一些专业背景非常突出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教学,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实验课时的计算上也和理论教学课时同等计算。

经过长期建设,新闻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1 、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建立起新闻实验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中心坚持在多门专业课的教学中探索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作为实验手段。

2 、 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长期以来,中心一直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下功夫。所设实验课程要求学生在实验环节中自行策划、自行设计、自行制作。

3 、让先进的设备服务教学,实现资源共享。中心的所有应用软件都对学生开放,机房设备周一至周五全天对学生开放使用。在学年实习期间,试验中心教师和学生实习导师联合制定实习方案,学生集中两周时间,利用实验室设备,结合课堂所授专业知识,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作品。近年来,学生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学生DV 作品大赛、大学生广告创意设计比赛中获奖。

4 、 完善了实验中心的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在形成一个团结互助的工作团队的同时,强调规范化管理和规章制度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是中心各实验室的管理理念。

5 、 借鉴国内著名新闻院校实验教学经验,增进与国内一流大学的合作。实验教学在课程设置、实验教学时间等具体安排工作中,吸取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思科实验中心的建设经验,结合本学院的特点,建构起较为合理的试验体系。

6 、为教改提供有力保障和坚强后盾。实验教学教师在国内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达到百余篇,其中在《国际新闻界》、《新闻爱好者》、《当代传播》、《传媒技术》、《广告》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 余篇。

近年来,新闻与传媒专业发展迅速,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受到了中国新闻传媒产业发展规模的影响,媒介经济、新媒体、影视制作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依托新疆财经大学的专业优势,新闻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在未来的建设过程中,将重点建设项目确定在平面媒体采编制作、网络媒体舆情分析控制技术、影视制作、媒介经济数据模型四个方向的实践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