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健康观认为,健康是个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达到动态平衡,是一种身体与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状态。实际上,绝大部分人在不同程度上都处于不完全健康,又没有患疾病的状态。这种介于健康与患病之间的状态,医学上称之为“亚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可以工作几年,甚至儿十年,但它大大降低了人的工作潜力,也使人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因此,要想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和尽快消除这种“亚健康状态”,增进健康,使每个人为国家的建设多做贡献,就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测量与评价,以便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保健措施,维护和促进每个人的健康。
大学生是国家的财富,国家为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制订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与措施。如每年进行的大学生健康检查,就是在较大范围内对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测量与评价。每个大学生应积极配合学校保健部门,参加健康测量与评价,以维护自身的健康。
第一节 概 述
一、健康测量与评价的概念
健康测量就是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生理和心理状态及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进行测定过程。健康评价是根据可靠有效的评价理论、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受试者的健康状况作出判断。健康测量与健康评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健康测量是对人体健康事实的描述,健康评价则是对健康测量结果的判断。评价必须建立在测量的基础上,没有测量则没有评价。但是测量并不等于评价,没有评价的测量则无意义。
健康测量与评价的种类很多。大学生的健康测量与评价,通常是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的(集体测量与评价)。如新生人学体格检查、每年定期健康检测、以及其他不定期检查等。这些身体检查,都包含一些健康指标的测量与评价,它们一直为学校全面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实施科学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与此同时,在健康测量与评价中,还应积极提倡大学生自我测量与评价。自我测量与评价可选用比较简易的指标,有针对性地经常开展。大学生通过自我测量与评价,不仅能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而且还能够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二、健康测量与评价的原则
健康测量与评价原则是指在健康测量与评价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些基本要求.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计划性原则
健康测量与评价应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应是连续的,与整个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同步。
(二)全面性原则
健康测量与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全面和客观的。具体来说,选用的指标应包括形态、机能、心理状态和对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以全面测量与评价人的健康状况。
(三)可靠性原则
健康测量应在相同时间和地点,以及同——测试仪器与测试方法下进行,使测量误差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综合评价原则
人的健康受多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健康评价时决不能因为某一项指标或某几项指标的变化,做出不切实际的结论。应强调从各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上,以及各项指标对整体影响上进行全面和综合评价。